商学院“朋辈互助”点亮成长路(一):跨越民族情,共筑青春梦——翟浩钊与藏族同学旦增欧珠:跨越地域的“兄弟情”

时间:2025-09-11浏览:10

在商学院“朋辈互助”导学帮扶活动中,入党积极分子与少数民族学生“一对一”结对机制催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。其中,2023级跨境电子商务2班汉族同学翟浩钊与2024级跨境电子商务班藏族同学旦增欧珠的友谊,不仅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差异,更构建起一段深厚的“兄弟情”,他们的故事生动展现互助如何点亮彼此成长之路。

初次见面,是在学院的迎新活动上,藏族小伙旦增欧珠腼腆的笑容和一声淳朴的“扎西德勒”瞬间拉近了与汉族同学翟浩钊的距离。旦增欧珠如打开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窗,热情地向翟浩钊介绍他美丽的家乡:当提到家中饲养着百余头牦牛时,翟浩钊惊叹不已;他兴致盎然地教翟浩钊玩藏式骰子游戏“秀孜果”;他还教翟浩钊学习简单的藏语问候。这些生动鲜活的藏族文化初体验,让翟浩钊豁然开朗,民族文化的差异并非沟壑,而是探索广阔世界的奇妙窗口。

图1 翟浩钊与旦增欧珠的兄弟合照

初入新环境,陌生的氛围和节奏让旦增欧珠一度像“牦牛走钢丝”般小心翼翼,难觅平衡。每当困惑萦绕心头,翟浩钊便成了他最信赖的伙伴。翟浩钊不仅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解答旦增欧珠遇到的课业难题,作为班级团支书,他更敏锐地察觉到旦增欧珠的惶恐,他鼓励这位藏族伙伴勇敢竞选新生班团支书岗位。“我能行吗?”旦增欧珠内心忐忑地问。在翟浩钊坚定的目光和持续的鼓舞下,他最终鼓起勇气站上班级干部的竞选台!这份勇敢的尝试带来了惊喜的回报——旦增欧珠成功当选为班级团支书!肩上有了新责任,旦增欧珠的困惑并未减少,反而更多了。但他不再犹豫,“不懂的就问翟浩钊”成为他的法宝。翟浩钊一如既往,细致地分享经验、答疑解惑。每一次探讨,都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信心的累积。在这份跨越民族的耐心陪伴与智慧分享中,旦增欧珠学业稳步提升,处理班级事务越来越自信,每月的团日活动都开展得有条有序;而对翟浩钊而言,重温初心、以最纯粹的方式感受求知解惑的乐趣,正是这段互助旅程给予他的珍贵回馈。

图2 翟浩钊为旦增欧珠答疑解惑

图3 旦增欧珠带领班级团员赴“渡江胜利纪念馆”开展线下团日活动

翟浩钊从未将这段关系视为单向的帮扶,因为结对帮扶对于他而言也有所成长和收获。旦增欧珠用充满哲理的藏族谚语,如“草原上的草一根根长,事情也得一件件做”化解他的焦虑,教他制作凝聚“高原智慧”的糌粑,用朴实的语言点亮他的心灯。同时,在翟浩钊和学院老师的鼓励下,旦增欧珠积极拥抱校园生活,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,如春日植物拓展、围读会、清明观影、毕业晚会、思政大比武、漆扇制作、五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开启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涯。旦增欧珠成长了,在各类比赛中,他都获得不错的成绩。他们彼此描绘家乡的壮美,深厚的信任与兄弟情谊跨越了千里之遥。

图4 旦增欧珠参加2024年商学院“新生杯”足球赛

图5 旦增欧珠参加学校2025年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,并获得二等奖

图6 旦增欧珠参演商学院2025届毕业生毕业晚会

翟浩钊与旦增欧珠的兄弟情谊,是“朋辈互助”活动的璀璨成果。他们彼此描绘家乡壮美,深厚信任跨越千里,证明互助能消除隔阂、实现共同成长。正如他们的故事所启示:在多元文化交融中,每一次耐心陪伴都能结出民族团结的硕果。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:“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,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,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,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。”

诚邀关注,携手同行。愿互助的温暖常在,愿友谊之花常开。跨越山海,情系校园,我们都是一家人!

(文:华杉杉 翟浩钊;图:翟浩钊 旦增欧珠;审核:丁晓华 任静静)